精心育人 潜心科研
在科大百年名校征程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期次:第435期       查看:58

——记优秀共产党员代表 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保勇


  “我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农民家庭,因为党和国家的培养才有幸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大学教师,相信党、依靠党,是我成长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张保勇如是说。
  2004年,22岁的张保勇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12年党龄的他已经成长为活跃在学校教学科研一线的中坚力量。2007年他硕士毕业留校任教,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10年入选学校首批青年才俊,201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3年获得首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2014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5年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助。在外人看来,他已经拥有了太多的光环,但他却告诉我们“我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和组织的关怀”。
  一、心系学生,精心育人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从教以来,张保勇先后主讲《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煤层气综合利用》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持了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2项,指导大学生科研立项20余项。教学过程中,他通过工程难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著名学者艰苦奋斗事例塑造学生高尚品格。“马祖光院士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时,为了节省时间,两年吃了150斤挂面,最终发现了新光谱,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施一公院士放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优厚待遇,毅然归国报效党和国家,他通过刻苦攻关,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Nature》上连发3篇论文…….”这一个个事例带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静心教书,精心育人”。张保勇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他曾担任安全08级3班的班主任,“记得入学的第一个中秋节,张老师给我们买来了月饼,让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同学生病了,带他去医院的是张老师;生活中遇到困难了,为我们排忧解难的是张老师。”他的学生这样评价道。2012年,张保勇作为优秀班主任代表,在全校毕业典礼上发言。
  “追求卓越、志存高远”。作为导师他带领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校企合作、撰写学术论文,促使研究生以见识大科学家提升视野、以多单位合作提升水平、以高级别论文发表提升自信。3年来,他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6篇。其中,研究生刘传海2次荣获国家奖学金,2016年考取了我校的博士研究生。
  二、立足矿业,自主创新

    习总书记指出: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科研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既然选择了,那就只能一路风雨兼程。面对我国每年百亿立方米瓦斯不能被利用,张保勇师从国内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吴强教授选择了瓦斯水合物法分离新领域。在最初的两年里他几乎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吃住在实验室;为了修改SCI论文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守在电脑前备受煎熬的等待水合物专家Sloan教授的邮件……坐“冷板凳”,意味着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但这也正是一名普通党员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党组织的培养和激励下,张保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多部门的重视和资助。他先后获得了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普通高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1项教育厅面上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基金,荣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9篇、EI检索论文22篇,入选了黑龙江省首批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三、凝心聚力,无私奉献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张保勇时刻不忘服务师生,为教师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14年12月,他协助吴强院长申报了 “煤矿瓦斯分离与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经过专家评审、国家安监总局专家组现场核查等激烈竞争,成功入列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安全科技支撑平台。2016年4月,他参与申报的“煤矿瓦斯分离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全国第二批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他参与设计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一体化实验装置,并将其共享于全体教职工。依托这台设备,帮助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顺利完成了学位论文。
  针对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分散、优势力量不集中等问题,张保勇协助学院领导深入调研、积极谋划,安全学院利用安培经费反哺教师团队建设,启动了“大项目培育”、“教职工学术交流”等教师能力提升计划。2013年以来,学院先后资助11名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22名教师开展国内学术交流。这些措施取得了积极回馈,2014年、2015年安全学院喜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项国家安监总局科技攻关项目,这些项目均来自于学院前期培育。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一个人只有把自身融入集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张保勇无怨无悔的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今后的他将继续立足本职为科大百年名校梦贡献自己的力量。